医保改革是因为医保基金里的钱不够花了?很显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家医保局每年都会发布上一年度的医保基金收入、支出和结存余额数据,2022年的数据要到今年年中才会发布,我们先来看看截止至2021年年底的情况。
2021年医保基金获得了2.87万亿元的收入,支出2.4万亿元,全年结存将近4700亿元,换言之,2021年收的医保缴费收入比花出去的多了4700亿元,不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
其实不止2021年,2020年咱们的医保基金收入同样高于支出。当年的医保基金收入为2.48万亿元,支出为2.1万亿元,收入多于支出3800亿元。
(相关资料图)
更加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结存医保基金在2021年年底的余额达到了3.62万亿元。要知道整个2021年医保基金支出的金额是2.4万亿元,哪怕医保基金没有任何缴费收入,3.62万亿元也够花一年半了。
另外,2022年全年的医保收支数据虽然还未公布,但1-11月的情况已经在国家医保局网站上发布了。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医保基金收到的缴费收入共计2.66万亿元,总支出为2.13万亿元,前11个月又结存了5300亿元。
如果按照平均推算的话2022年全年结存金额在570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2022年年底咱们国家的医保基金余额超过了4.1万亿元(3.62万亿+5700亿)。
2020年至2022年应该算是医保支出大年,毕竟前期的核酸检测费用以及全国所有老百姓的疫苗接种费用都是从医保基金支出的,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年下来医保基金余额还是增加了1.4万亿元左右,所以根本不存在医保基金里的钱不够花的情况。
既然如此为何要改革呢?其实官方已经给出了答案,只是很多人忽略了而已。还是看2021年的医保余额数据。
3.62万亿元的医保结存资金里有1.18万亿元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一共有3.54亿人,1.18万亿元个人医保账户余额平摊到每位职工医保参保人身上为3333元。1万多亿元的个人医保资金“躺”在医保卡上没有用武之地,此外,每年还会增加1000多亿元用不完的个人账户资金。
改革是为了减少沉淀资金的增加速度,让医保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使更多深受医疗费用困扰的群众通过统筹账户报销而受益,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当然,在不减少医保个人账户入账金额的前提下提高统筹账户报销范围和比例岂不是更好?何况咱们的医保基金的余额充足,超过了4万亿元,为何不让大家鱼和熊掌兼得呢?估计是医保局测算了统筹报销全面实施后医保支出金额将大大增加,甚至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形,于是便规定单位缴费部分全部进入医保统筹账户,在职人员个人医保卡入账金额仅为个人缴费部分。
不过,我认为在新政实施一段时间后医保局可以根据实际收入、支出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每年的缴费收入还是多于支出,那么可以适当增加个人医保卡的入账金额,毕竟钱留在统筹账户里同样是一种浪费,不如给参保人,让大家可以用医保卡购买更多的医疗设施和药品。
改革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中需要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政策。我注意到各地发布的职工医保共济保障实施办法里都标了有效期,比如上海文件中的有效期至2026年年底,这就是为了方便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医保改革政策。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